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仓颉造字的故事

发表时间:2020-10-21 20:01作者:李凤河、王君萍、姚宝利

仓颉造字的故事

———李凤河、王君萍、姚宝利(整理)

概括简述



1.png

仓颉,原姓侯冈,名颉,俗称仓颉先师,又史皇氏。《说文解字》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,《禅通记》记载:“生而能书、仰观奎星、圆曲之势、俯察龟纹、鸟羽、山川、指掌而创文字。以正君臣、父子尊卑之分、天地之蕴尽矣。天为雨粟、鬼为夜哭、龙乃潜藏。”宋人赵明诚《金碌》记载:熹平六年所立碑目,“天生德于大圣,四目灵光、为百王作宪”。自生民以来,结绳记事,仓颉始创文字,为斯文开天之祖,死后,葬于现在商丘市示范区民安街道李大夫庄堌堆坡村,墓冢尚存、祠为清康熙九年(1607年)所建,大殿三间、厢房六间,殿前古柏两颗,树龄已有500百余年。



童年仓颉

上古时期一个黄昏,人们正在野外劳作,突然、远处传来了奇怪的声音,只见金黄色的天空中飞来了数十只身披彩羽的大鸟,飞在最前面的是两只气宇轩昂的彩凤,它们一边扇动着翅膀,一边高声鸣唱,像是在预示着什么喜事。

人们看到这神奇的景象都被惊呆了,众鸟儿在彩凤的带领下,靠近一个巨大的树桩不停地盘旋着。隔了许久功夫,才纷纷停落在树杈之上,这时候便听到大树下的房屋中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。原来在这个房屋里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妇,此刻他们的儿子降生了。人们不约而同地蜂拥而至,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,可是,当孩子的父亲史桑抱着新生儿来到众人面前时,竟引来了一片惊叹之声,因为这孩子的相貌实在是太奇怪了。

他的身体像小牛犊一般健壮,长得大头龙颜,最异于常人的是他竟有四只眼睛。大伙儿正在七嘴八舌之际,忽听到有人高声喊道:“你们快看,天上有个老神仙。!”众人顺着他指引的方向望去,果然看见从天边飞来一朵七彩祥云,祥云之上站定一位白衣老者,他长得鹤发童颜,仪态非凡。片刻光景,他已驾云来至众人面前。大伙儿惶恐不已,纷纷拜倒在地。老者见状,朗声笑道:“诸位不必多礼,我是奉天帝旨意,特来此地接引造字匠。”造字匠?这是何方神圣?大火儿闻言。皆是一头雾水。老者也不道破玄机,转而问史桑:“这娃儿可有姓名?”史桑回道:“这娃儿刚出生,我还没有想好名字,恳请仙翁赐予。”老者想了想说道:“我看就叫他仓颉吧!”说罢,他伸出右手在孩子的额头轻抚了两下,说来也怪,孩子经他一番抚摸,四目齐睁,瞳孔中竟闪烁出双瞳四目,四道慧光。


老者说道:“我以为小仓颉开了天眼,这孩子将来定然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作为,你们要好生照顾她。话音刚落,他便化作一股清风,消失不见了,众人吃惊不已,连忙倒头叩拜。

2.png

少年仓颉结绳记事

斗转星移,转眼间,仓颉已长成一个翩翩少年了,仓颉自小就大异于寻常孩子。非但聪明绝顶,还有着过人的记忆力,凡事过目不忘。最为难能可贵的是,他还善于思考,能在复杂的事物中寻找到规律,并将其梳理出来,他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“结绳记事法”,并对他进行了改善。

仓颉的父亲史桑在部落里担任要职,负责以“结绳记事法”记录族内的大小事务和粮食储藏情况,但是,由于日常琐事越来越多,经常会记错,让他十分烦恼。仓颉看在眼里,也很着急,想为父亲分忧解愁。有一天,仓颉拿着十几条记事的绳子来找父亲,史桑看到这些绳子都被染成了不同的颜色,很奇怪的问。“这些绳子是用来记事的,你把它们搞成花花绿绿的干什么啊?”仓颉煞有介事地说道:“父亲,我想到一个记事好办法,可以避免差错。”是桑一脸疑惑:“你有什么办法?”仓颉说道:“我们可以把平日里需要记的事分成几大类,以颜色来区分,比如这些绳子,每一个颜色就代表一种类别,黄的表示粮食;红色的表示牲口;蓝色的表示气候;绿色表示家园.......”

听到这,史桑豁然开朗,心中暗想:用颜色来分类,这是多么好的办法啊,我怎么没想到呢?他抚摸着仓颉的脑袋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此后,史桑就依照仓颉的“分色结绳法”记录日常事务,果然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度,仓颉在此基础上又想出了许多极具创造力的点子,比如编制特殊花纹的绳结。或是在绳结上挂各式各样的贝壳,记录一些特殊的事情。这样一来,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记录工作,仓颉的名声也越来越大。

后来黄帝崛起,他率领本族军队打败了多个部落,称雄于华夏大地,黄帝听说仓颉十分能干,便诚心将其召入麾下,并封他为史官。

此时的仓颉已是一位意气风发的男子汉了,他蒙受皇帝重托。自然是兢兢业业。不敢有丝毫懈怠,认真运用结绳记事的方法,记录好每一件族中大事,并及时向黄帝呈报,可是尽管如此,他还是出了差错。

当时,皇帝同劲敌蚩尤交战,两军势均力敌,激战多时,一直未分胜负。这一天,皇帝打了一个大败仗,回来后,他气呼呼的说道:“快把仓颉找来!”大伙儿见他如此震怒,都很吃惊。不一会儿,仓颉来了,皇帝猛然将一堆接绳抛在地上,质疑道:“你怎么如此粗心,把我军的兵力情况全部记错了,害得我贻误战机,几乎陷入困境!”仓颉忙捡起结绳细细端详,看罢多时,他的头也冒出了冷汗,黄帝说的没错,自己在记录军情时,因为信息复杂,他漏编了几个结,导致严重谬误。“大王,是我的粗心大意,酿下这等大祸,你责罚我吧!”

3.png

皇帝虽然有些气恼,但毕竟是一代明君之主,他叹了口气说道:“现在责罚你又有何用,为今之计,是要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错误,你回去自省吧!”皇帝依旧让其担当史官的重职,并让他以此为戒。

汉字雏形

回家途中,仓颉暗自盘算,结绳记事的办法还是不够理想,

且不利于保存和传播,这样下去,迟早会出大乱子。他突发奇想,如果世上有一种图符,无论是谁,一看便能明白其中意思,那该多好。有了这个念头后,仓颉便开始关注起世间万物,希望能从自然景象中找到灵感。

这日,仓颉来到阳虚山巡视。忽然,他看到面前的一汪池水中浮现出一个绿点,在水中不停起伏,并缓缓向自已靠近。仓颉颇为惊奇,双眼紧盯着不放。转瞬间,那个绿点已浮游至近前,仓颉方才看清,这原来是一个体型硕大的乌龟啊。

仓颉生平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乌龟,真可谓是又惊又喜,因此多瞅了几眼,没想到,竟有了新的发现。他看见乌龟的身子背后有着许多青色花纹,仿佛是画上去的一般。这些花纹罗列交错,形态各异,有种说不出的韵律之美。仓颉的天眼已开,悟性奇高,他细细观察多时,突然惊声叫道:“妙啊,这些花纹中蕴藏着无穷变化,仿佛将宇宙星辰,天地万物全都包罗于此,这便是世人皆能读懂的图符啊!”没想到,他的话音一出,竟惊扰了那只巨龟,就听到“咕咚”一声,它已将身子没入水中,再也不出来了。4.png

有一日,他跟随长辈们去山上打猎,雨过天晴走到一个路口,猎人们争执着向左走有羚羊,中间路上有路鹿群,右边路上有老虎,他询问是怎么知道的,猎人们回答说,从地上动物留下的脚印看出来的,仓颉随想,能用脚印代替一种动物,为什么不能用符号代替一种事物呢?他到处观察、日思夜想,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,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,鸟兽虫鱼的痕迹,草木器具的形状。临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,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。譬如:“人、日、月、水、火等。”用简化的笔法将其轮廓线勾绘出来,从而创造出一种形象图案,仓颉将其命名为“象形文字”。仓颉因受巨龟的背纹启发,创造出了文字,故而,他对乌龟心存敬意,他将自己创造出的文字刻在了龟壳上,用绳子穿了起来,这便是后世传颂的奇宝——甲骨文

后来又刻在竹板上,串连起来,形成简单的竹书,经历无数个寒暑,不断创新完善,创造了象形字、会意字仓颉终于完成了造字大业,皇帝闻讯后大喜,特地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庆典。天帝得知这番盛举,亦是十分感动,庆典当日,普降倾盆谷雨,百姓们皆为之欢腾。而那些害人的鬼魅听闻凡人掌握了文字。至此后民智渐开,它们再也不能任意祸害人间了,竟害怕的连夜哭泣,更有一些恶鬼怕自己的丑行被仓颉记下,想要暗中加害她。没想到他刚靠近仓颉,那些刻画在龟壳上的文字就发出灼热的烈焰,将它们烧得灰飞烟灭,人们得知此情都暗自称叹,说仓颉造的字能驱鬼辟邪。

日臻完善

仓颉发明了以符号代替文字象形生动。得到了皇帝的褒奖后,仓颉更是信心倍增,除了象形造字法外,他还运用取(景)造字法。创造出了大、小、天、地等,较为抽象的文字,同时为了改善人们的技术方式,他又创造出十、百、千、万这样的数量文字,如此一来,文字的含义也越发丰富起来了。形声字、会意字、假借字等等。由于龟甲太少人们慢慢的在竹片上刻字,然后串联起来。就行成了简单的竹书了。

5.png

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,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,渐渐的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。就这样形成了文字,仓颉造出了字,黄帝十分器重他。人人都称赞他,他的名声越来越大,仓颉头脑有点儿发热了,眼睛慢慢向上移,移到头顶上去了。什么人也看不起,造字也马虎起来。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,黄帝很恼火,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。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?黄帝招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,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120多个结,表示他已是120多岁的人了,老人呻吟了一会儿,独自去找仓颉,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,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。和别人一样,认真的听着,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,唯独这个老人不走,还坐在老地方。仓颉有点儿好奇,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,老人说,仓颉啊!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,可我人老眼花,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?你肯不肯再教教我,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却这样尊重他,很高兴催他快说,老人说:“你造的“马”字、“驴”字、“骡”字都有四条腿儿吧?而“牛”也有四条腿儿,你造出来的“牛”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儿呢?只剩下一条尾巴呢?”仓颉一听,心里有点儿慌了,自己原先造“鱼”字时写成了“牛”样的,造“牛”字时又写成了“鱼”样。都怪自己粗心大意,竟然教颠倒了。老人又接着说:“你造的重(chong)字是没有千里之远,应该念出远门的“出”字,而你却教人念成了重量的重(zhong)字,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(chu)字本该为重量的重(zhong)字,你到教成了出远门的“出”字。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,只好来请教你。”这是仓颉羞的无地自容,深知自己因骄傲铸成了大错。这些字已传授给了各个部落,传遍了天下,已无法改变。连忙跪下,痛苦流体,表示忏悔。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的说:“仓颉啊!你造的字,使我们老一代人的经验能记录下来,传承下去,你做了一件大好事,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。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!”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,还常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,一点也不敢粗心了,大家都说好,才定下来,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。

文字的推广

仓颉发明了文字,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,震惊了天地鬼神,于是粟米从天而降,鬼怪在野外嚎哭,有的文献说是兔子在夜里嚎哭。天上下粮食,鬼哭兔嚎。总之,发明了文字意为着“人”的思维水平和改造“自然”的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。文字是传承民族文化、推行政治教化、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最重要的工具。

仓颉造出的文字受到皇帝和广大人民的赞赏后。便在中原大地上传播开来,仓颉到全国各地讲解文字的意义和使用的方法。同时也向人民群众学习体验、创造、完善文字,逐渐传遍了中原大地各个部落。自从有了文字以后。华夏人民从蛮荒部落转变为文明国度,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,后人感念仓颉的功德都称他为“字圣”。送他“天下文字祖,古今翰墨师”的美称。从此告别了结绳时代,开辟了文字新先河。

6.png

孔子发现头盖骨

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携弟子巡游时,途经现在的示范区民安街道李大夫庄堌堆坡村(黄河故道旁边)的地方,一日孔子发现堌堆坡北侧的黄河水面上漂过来一具裸露的颅骨,抱在怀中便跪在地上痛哭,弟子不解,孔子悲痛之余向弟子解释,他怀中抱着的颅骨上面有四只眼孔,认定是造字鼻祖仓颉的颅骨。于是,孔子命弟子挖坑筑墓,将仓颉的尸骨重新掩埋。附近百姓为纪念仓颉,在其墓前建祠植树,目前殿前两株柏树,苍劲挺拔,依然郁郁葱葱。仓颉两株古柏是汉柏,即桧柏,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。


仓颉墓的修缮

据考证,仓颉祠始建于汉代,在唐朝时扩建,殿内立有仓颉塑像,后来废弃。直到康熙九年时重修大殿,并重新塑造了仓颉像。现存的仓颉墓高3米,周长45米,在仓颉墓前建有仓颉祠,墓祠占地约4000平方米。紧挨着仓颉祠的是仓颉小学,仓颉幼儿园!

修缮后的仓颉祠,被肃穆的氛围所包围,即便是炎热的夏天在这植满大树的院落里也感受不到一丝暑意!众多的树木中,最吸引眼球的是祠堂正殿前的两棵古柏树,古柏巍然挺拔,苍劲有力!立在那里,就像仓帝跟前两位威武无比的大将一样。据村里老人讲,柏树叫桧柏,原来有十多颗,现在仅剩下了两棵,有500多年的历史了!

柏树之后,是祠堂的正殿。殿门两旁是明柱木雕装饰上刻有“天下文字祖,古今翰墨师”的楹联!殿内居中正坐的便是仓帝史皇氏,他右手执笔,左手拿着木笺,上面刻有象形文字。最特别的是他的四只眼睛。一左一右分别是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和文昌帝君张亚子。这两位也是我国传统道教中的文学先师。

整座殿内,最古老的是祠堂台阶两边的石狮子了,石狮已经被风化、磨损的看不清原来的面貌了,据老人讲,这两个石狮和之间的台阶都是汉代的物件,每次修缮都拿出来放在门前。除了两个石狮,正殿屋顶墨绿色葫芦下的一块石碑,也有一定的历史了,是康熙年间重修祠堂时所刻,上面刻有“康熙九年五月二十”字样。此外,村里人还说小时候祠堂里还有个“紫金铃”他们小时候都见过,但后来却不知所踪了!

7.png

在祠堂的东西两个方向,还有相对而建的两座大殿,为建国之后复建的仿古建筑!祠堂后面的墓冢,就是仓颉墓了,

原来的残旧碑文中还记载有一种奇特的菊花,“墓周生丛菊,清香可充茗”。故此菊被人们称为茶菊。花淡色黄,状如铜钱,可入茶入药,明目醒神。遗憾的是,如此珍贵的仓颉菊在90年以后已然绝迹。

1978年和1984年,考古队曾对仓颉墓两次勘探,发现有汉代陶片,并探出方格纹、蓝纹、绳纹、附加坡纹、磨光等陶片及灰土、蚌壳等,确定为距今约4000余年龙山文化遗址!这也更加奠定了仓颉墓的考古价值。

高考学子、家长、蔼拜

仓颉祠与仓颉墓的隔壁就是仓颉小学,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就在耳边。后面是千年前的造字始祖,前面是风华正茂的小小读书郎,二者仿佛穿越了时空,通过文化的纽带紧紧联系在一起,丰厚的仓颉文化就这样滋养着村民……因受到仓颉文化的熏陶和养护,附近的几个自然村的村民都特别注重教育,小小的堌堆坡村仅高级职称者就有十余人,从孙楼村走出的数十名干部、教师、医务工作者、民警,活跃在各条战线上;人口不足百人的郑新庄却有十余名教师……8.png

“附近百姓感念仓颉,乐于学习他不怕困难的精神。”至今,示范区民安街道的李大夫庄堌堆坡村的仓颉墓前,香火仍然绵延不绝,每到高考前,总有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祭拜,祈祷能考上心仪的大学;因此,周围的几个村庄大学生确实层出不穷。所以说:“仓颉虽已远去,但仓颉身上求知、创新的精神,依然在商丘人身上流淌着。”



2020年10月18日


分享到:
主办单位名称:《三湘儿女》编辑部
办公地址:(一办)长沙市五一路98号省商务厅二号楼、(二办):娄底市乐坪街道宏泰花园三栋
联系电话:18670492878
备案号:ICP备19020465号